大家好,我是发菜,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价格战的话题。很多企业的负责人都很反感价格战。但有时候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也有的企业看到很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烧钱补贴各种赔本赚吆喝的套路,自己也跃跃欲试。但打完价格战,真的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吗?现实的情况是有不少企业价格战,还没结束公司的现金流就先扛不住了。那就价格战到底该不该打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靠打价格战起家的公司。他的名字叫吉列。很多男性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他们的产品,吉列剃须刀。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用电动剃须刀了,但吉列发展起来的模式,一定要了解一下。吉列在手动剃须刀领域的全球占有率长期高于60%,股神巴菲特从1991年开始买入吉列的股票。一直到2005年,保洁与总价570亿美元,收购了吉列。巴菲特把吉列的股票已换股的方式变成了保洁的股票。巴菲特曾经把吉列与可口可乐并举,认为吉列与可口可乐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一。吉利的品牌和品质,造就了不可战胜的竞争优势。吉列一开始就很厉害吗?当然不是。吉列刚开始一整年还卖不到100个刀片。所以,很多创业的朋友,不要着急。很多伟大的产品,最初都是很惨淡的。我们需要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吉列的爆发,是源于他的一个免费策略。他剃须刀,拆成了刀架和刀片。他把刀架当做免费的礼品送给当时的美国陆军、银行等部门。他们相当于激烈的第一批天使客户。拿到刀架以后,肯定要用吉列的刀片。因为国外人的胡子都很多,刀片需要经常换。于是,吉利的刀片,成了消耗品。人们不断地买吉列的刀片。从此打开了激烈的市场。一年之后,他就已经卖了1000多万个刀片。后来他们就一直用,低于成本价的刀架来打市场。直到它成为百亿美金的巨头。
这个案例能给我们哪些启发呢?我们可以简单把吉列的刀架和刀片,称之为,流量品和消耗品。刀架就是流量品,可以用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送给客户。刀片,就是消耗品,可需要持续不断的购买才能使用。流量品,就是用来打价格战的。我们看各种公司的价格战,大部分不都是为了流量,为了获取用户吗?但需要注意的是,你流量比付出的成本需要能够通过消耗品来收回。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就真的是在做公益了。这句话我想再重复一遍。你流量品付出的成本需要能够通过消耗品来收回。吉列巧妙的地方就是,流量品刀架和消耗品刀片,必须放在一起才能使用。这样就不用担心企业不赚钱了。所以。打价格战,要有策略,有技巧的打。把价格战,变成赚钱的方式,而非,赔钱的买卖。关于流量品和消耗品的搭配还有其它哪些例子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