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景、超级IP、新物种,再到现在的“造物”,商业的进步已经重新回到了物的本身,回到了产品的本身。就拿盒马鲜生来说,若是倒回十年,盒马鲜生是很难出现的。而其中原因就整体商业环境有关。
具体来说,十年前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线上的交易是无法完成的。另外,如今中国的中产阶级的盒马鲜生的消费主力,十年前的他们也还不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我认为盒马鲜生这类产品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商业社会无论从工具、商业模式,还是产品,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状态。
不过,这样的景象不仅会发生在盒马鲜生所在的百货零售业,也很有可能发生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当中。任何原来认为是铜墙铁壁的行业壁垒和护城河,都会变得非常容易被击穿。那么在这样的大格局之下,商业领域的新变化主要会出现四大新特征。
首先,大众会逐渐消失。目前的所有商业模式中,基本上都是在为圈层化服务,为折叠社会服务。就像有消费者愿意为品质生活而买单,所以出现了网易严选这样的产品;而有的消费者愿意追求更高的性价比,所以拼多多的营业额在两年内就突破了600亿。
所以我认为大众消费其实早已经不存在了,商家也不再需要讨好所有的消费者。“大众”的消失将会使每个产品都出现十几个甚至上百个以上的中小品牌出现,这些品牌很有可能借着一小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击穿大众品牌的机会。
其次,消费者需求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来源。我认为,未来的产业会由供给能力主导模型变成需求能力主导模型,任何产品的制造和定价关系都会因此发生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的变化和丰富,会形成定价模型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即便是一件衬衫,都可能存在着很多种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
然后,审美越来越重要,让位美好是必须的。所有商品生产的溢价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来自于科技进步,第二来自于审美进步。在这一轮以审美导向、需求导向为主的新一轮消费运动中,各个行业的壁垒都被打散掉了。消费关系的重构需要的变现能力也是非常跨界的,是否与正在发生的审美变革形成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是一项非常核心的能力。
最后,科技将颠覆能力。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产品创新,都是源于组织能力的创新。生产能力的创新,只是结果而不是开始。所有产品都面临着技术性的迭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行业都有被彻底刺穿的机会,而这也是跟整个潮流和趋势相关。
基于这四大新特征,我认为互联网行业可能会在2018年迎来一些新机会。第一点是新零售,过去的一年半里,中国百货零售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网上流量枯竭了,流量需要到线下去抓取。但我却认为整个零售行业发展到今天,更需要对消费本身进行重新的定义和重新的认识。人的消费行为在线上会不断丰富化,但这些消费行为怎么能够形成更多的数据,线下的流量如何才能转变成线上流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第二点是大数据与供应链金融。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金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通过信用卡,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全部都被保存下来,这导致了金融的交互关系会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平台上已经数据化,而当有人掌握了这些行为数据的时候,供应的环节上就重新建构了你的信用体系。
第三点是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很多技术能力都已经逐渐地开始替代人类,这一波人工智能革命不仅会对我们的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对我们的孩子们的职业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未来能被程序和计算替代的能力都将变成不值得拥有的能力。
第四点是万物互联和智慧家庭。未来家电公司很可能由一个制造商变成服务商,所有的家电公司都在想怎么能够让这些家电互联互动并产生数据。
第五点是新匠人。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国民、国力的崛起,中国元素重新开始成为中国消费的愿意买单的理由,不再是跟随消费潮流。消费者的审美能力、工业设计接受能力和自我身份认知能力发生了重要变化,我认为这是总理提出“双创”以来的一个新浪潮,创业进入低谷期,但也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大部分的创业会回到产品本身,回到物本身。
最后,我认为要关注到人本身。目前,中国的教育、医疗、农业都存在着一个特别大的新兴空间。医疗、教育还需要很多的资源和资本来提升技术能力,但农业需要的就是热情和专注。无论从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链,还是和农村发展相关的消费者关系互动等多个方面,都有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